截至2018年底,我國新能源累計裝機容量達3.59億kW,同比增長22%,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19%,占世界新能源總裝機的三分之一,首次超越水電。其中13個省份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超過20%,10個省份新能源發電量占比超過10%。
經過多年發展,我國電源結構得到明顯改善。2010年我國火電裝機容量占比73%,風電裝機占比僅為3%。2018年我國火電裝機容量占比下降到了60%,新能源裝機容量占比增加到了19%,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了40%。
1、新能源是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,未來還將持續快速發展。
2、國家高度重視新能源消納工作,對新能源利用水平提出明確要求。
3、新能源發電成本快速下降,進入平價時代。
4、分布式新能源、儲能等快速發展,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,形成清潔能源利用的多種新業態。
5、隨著電力市場加快推進,新能源參與市場成為新能源消納的主要方向。
新能源需要解決以下幾個關鍵問題:
(1)統籌規劃新能源發展與電網建設,實現網源協調發展
新能源發電在時間維度上具有季節性、時段性波動和隨機特點,在地域上又呈現能源資源和負荷的逆向分布等特點,需要多資源互補、跨地域互補,完善可再生能源競爭性配置,進一步加強新能源項目管理。建立無補貼新能源項目管理機制。
(2)持續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,通過市場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
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剛剛起步,現貨市場建設還處于試點階段。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不完善,火電機組調峰能力得不到充分調用。
(3)在新能源發展進入新階段后,需要針對地區差異科學測算合理的棄風棄光率
合理棄風棄光有利于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整體經濟性,新能源發展規模比較大的國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主動或被動棄風/棄光現象,需要研究確定合理棄風棄光率。建立合理的棄風棄光率評估方法。根據合理棄風棄光率,規范調整棄電統計原則。
建立以儲能為核心的多能互補能源體系
不同能源系統間往往存在差異,且系統中各類能源的供能彼此間容易出現缺乏協調、能源利用率低等問題,需要有調峰調頻、輔助服務等優勢的儲能技術支撐。通過風光水火儲多能有效結合、發揮各類電源優勢、取長補短、緊密互動,不但能夠為新能源提供調峰調壓電源,提升新能源發電消納能力,增加新能源應用比重,有利于降低火電等傳統能源高污染、高耗能的程度,為優化能源結構、降低環境污染提供助力。大力發展以儲能為核心的多能互補體系,將成為我國能源經濟持續穩定高質量發展的關鍵。